多年以后,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记得谢添这个名字。谢添从小的成长环境使他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。他的父亲在京津铁路机务段工作,闲暇时喜欢文墨书画,这给谢添营造了一个文化熏陶的家庭环境。此外,谢添的母亲也经常带他去看电影。电影院里播放最多的是卓别林的电影,渐渐地,谢添也迷上了这位喜剧大师,甚至后来笑称卓别林是他的师傅。
谢添原本是走在英文商务的道路上的,但他的电影梦一直萦绕心头。21岁的他不顾父亲的反对,毅然前往上海。在导演沈浮的推荐下,他闯入了演艺圈。
初到上海滩,谢添加入了“狮吼剧社”,演了很多知名的话剧,并提高了他的演技和台词功底。他在1936年终于迎来了银幕机会,这要感谢胡蝶的引荐。上海最出名的“电影皇后”胡蝶同样是在天津长大,他们两家都熟识,正是这层关系让胡蝶帮谢添实现了电影梦。那年,导演李萍倩要拍摄《夜会》,由于原定演员生病,谢添顶了上去,这也是他第一次以艺名“谢俊”出现在银幕上。
然而,1937年的“七七事变”打乱了谢添的电影梦。紧随其后的上海影人旅行剧团向四川大转移期间,谢添凭借出色的演技成了重庆的家喻户晓的人物,并获得了“四大名丑”之一的荣誉。之后,谢添又活跃在成都,在西北影业公司的《风雪太行山》中饰演了马老汉一角。尽管电影经过种种磨难才得以上映,但谢添的表演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评。
1946年,谢添再次追逐电影梦,幸运的是他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——杨雪明。杨雪明是中电三厂的一名演员。两人在拍摄《圣城记》时相识,谢添展现出他幽默风趣的一面,使得杨雪明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。但两人年龄相差12岁,而且婚事遭到了杨雪明家人的反对。然而,谢添没有退缩,他亲自拜访杨雪明的父母,用真诚打动了他们,最后甚至答应给岳父岳母磕三个头以表诚意。1949年,两人终于携手步入婚姻殿堂。
新中国成立后,谢添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,迎来了文艺创作的全盛时期。他出演了《洪湖赤卫队》中的恶霸张金龙,以及《红旗谱》中的地痞马金龙,两角色都极具时代特色和反派魅力。随着对电影的热爱,他不再满足于只做演员,而是迈向了导演之路。1955年,北京电影学院成立导演训练班,谢添虽已41岁,仍考试顺利通过,成为年纪最大的考生。
在做了导演之后,谢添更是逢和周总理的几次愉快交谈成为他20世纪60年代的高光时刻。一次,谢添与北影厂同志们在北戴河时,偶遇也在开会的周总理,两人更是切磋起了乒乓球。
作为一个幽默风趣的人,谢添的一句话“没心没肺,活到百岁”成为他的座右铭。他在拍摄《老人与狗》时,再度展示了他的演技和敬业精神。这部影片让他在80岁时体验了一次特别的“桃花运”。
即便到了晚年,谢添依旧保持着豁达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,他的幽默之风贯穿了他的一生,最终在他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。他的电影梦和追爱的勇敢故事,至今感动并激励着我们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。